■ 演奏家,其實應該說人類。每天都在變的。學問也好、藝術也好、運動也好,只要是追求理想的人,就會每天都不一樣。那一定是因為看見未來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了吧。
——中山七里《永遠的蕭邦》
瑞昇出版社真的非常用心,別出心裁為這本小說量身訂做一張內含八首蕭邦鋼琴曲的 CD,由演奏家謝世嫻合作錄製,此為台灣先前出版推理小說未見之行銷創意表現。
閱讀中山七里「岬洋介系列」作品,除了讚嘆作者於樂曲演奏方面的細膩描寫,更會於翻頁間,為作者對音樂發自人性的深入刻畫感動不已——真正的音樂究竟為何物?是為求取地位、聲望,將音樂表演和比賽視為生涯名利的投資,抑或藉音樂鐫刻出身為人類的各種喜怒哀樂、慾望或希望?
《永遠的蕭邦》將場景挪至波蘭,以波蘭總統 Lech Kaczynski 的墜機事件為前奏,令人嘆為觀止的各國演奏家齊聚於「蕭邦國際大賽」,並交叉引入驚天動地的「鋼琴家」炸彈恐怖攻擊和殺人行動,其間穿插美軍協助阿富汗對抗塔利班的場景,於賽程的最後一天,在岬洋介投入深切悲鬱的演奏下,讓讀者的情緒隨樂音、角色境遇而高漲到極點後,再揭露「鋼琴家」的身份。真正的鋼琴家和代號「鋼琴家」的恐怖攻擊者,正好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作者安插了一段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的戰事,有意無意傳達岬洋介對於音樂的理想:「有一天,我們變得喜歡音樂,變得喜歡鋼琴,而且喜歡到離不開它。昨天不會彈的樂句今天會彈了,那麼,今天彈不出來的音,明天就彈出來了也說不定。我們只要把指尖和耳朵都磨得靈光,注意每一個音,用心練習,然後在人前演奏,再練習,再於人前演奏……如此下去總有一天,鋼琴就會成為我們的武器。」「一個人生存下去的手段,就是那個人的武器。」而,最後岬洋介不期然演出的那首「蕭邦夜曲」(Nocturne Op. 9 No. 2 In E Flat Major),雖是結構簡單的樂曲,卻讓音樂會場中的音符浮流至更遠的地方,直達人心,並止住怒惡,帶來族群之間短暫的和平——原來,音樂家也有音樂家可以去為眾人做的事情。
異於說教論理的方式,岬洋介動用情感和雙手,令自身傳達了崇高的理念——音樂並非個人之事,而要能讓音樂和其他人、和這個社會、國家,甚或更大的世界產生連結,此即是《永遠的蕭邦》最令我感動的場景。
——舟動(2015.10.27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