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■ 一旦少掉了商談、爭戰、和解、情投意合、相親相愛等手續,出現了一位只知道擴大國土、硬留下希望移民的國民、拼命只利於增加人口的國王時,這種國王實際上可能成為觸犯法律的罪人,也可能不是。但不管怎麼說,總是一個具有破壞性的人。具有破壞性的人絕對不肯成為他人的國民。他一心只想稱王,所以是孤獨的。因為孤獨,自然極其希望找到不會背叛自己、絕對忠誠的永久國民,於是有的人不惜以物理方式殺人,有的則是以精神方式殺人。物理方式殺人的極致,就是連續殺人兇手,栗橋或高井不過是這種孤獨國王的一員。他們行軍過後,沿途只留下堆積如山的屍體和血河。

 

——宮部美幸《模仿犯》

 

十多年前看過改編自原著的電影,印象頗深刻。後來,我曾一度有意窺探這本中文版足一千三百多頁的厚實原著,卻因網路上提及代理本作的出版社於 2008 年之前的中文版本有章節漏譯而一直未入手,直到聽說出版社 2010 年末所發行(以及其後)的版本已將漏譯的部分補上,且我對電影版內容的印象都已差不多模糊,才決定仔細來閱讀這本作品;反正,作者十多年後巨篇的《所羅門的偽證》,我都挑戰過了,要一次連續性讀畢《模仿犯》,應該不成問題。而,我手上拿到的是 2013 年第三版,其中還加贈薄薄一本以《模仿犯》為封面的空白筆記本,可能是出版社為補償先前的疏漏而為消費者特製的贈品吧。

 

花了兩天多的時間K完原著後,我發現 2002 年當時改編的電影,整部情節都弱掉了;原著的內容真的相當充實,讀來感到些許沈重,改拍成一季日劇可能會比較完整一點,而短短兩小時多的電影版難免刪減太多,無法深刻描繪每個角色的來歷,以及彼此之間的糾葛。

 

《模仿犯》共分成三部,人物繁雜(超過七十個角色和兩隻狗狗),半數以上的角色個個有血有肉。第一部建立謎團,以單點視角各自出發,箭頭狀指向一個個角色向前延伸,除人物以外,連帶推展故事。假若保留第二部的人物,刪除第二部和兩名兇嫌有關的情節,直接看第三部的話,即完全是個充滿謎面的故事,刑警武上悅郎的思考可視為案情暫結的推理過程,不具名的偵探「建築師」則運用專業補強武上的推理。然而,作者先讓讀者於第二部看到兇手的思考、行動,站在更高的視點去看兇手與其周遭人物的關係,等同是描寫犯案過程的犯罪小說,提前解開第一部的謎面,因此閱讀至第三部開頭時,相當於是倒敘推理,並提早揭示真兇的身份,將自由撰稿人前畑滋子的戲份加重,在已知真凶為何人的條件下全力探討犯案動機。

 

(以下內容有雷,可能影響閱讀時的興致,請謹慎斟酌是否要往下看。)

 

進入第三部後,前畑滋子下筆前的辯證和推理,以及受害者家屬有馬義男同其他受害者家屬的辯論,可轉換視為我們的社會該「支持死刑」或「廢除死刑」的議題。由於日本並非一個容易判死的國家,因此作者安排兩名在台面上最有可能是兇嫌的角色,於運屍過程中發生車禍意外死亡,弄得死無對證——相當於犯人「被處死」——真凶卻逍遙法外。劇情推展中,前畑滋子曾面臨一個道德上的難題:她該站在已死亡之加害者的家屬(宣稱哥哥高井和明絕不可能是真凶的由美子)一方,抑或為已死的被害者家屬(有馬義男、日高道子、三宅綠的父親)說話。假若她的思考方向錯誤,沒有運用更多的證據和邏輯去推理事實原貌,很有可能高井和明從此冤死,讓真凶無可救藥地醉心編寫自以為原創的「劇本」,像操弄棋子般繼續安排具有殺人藝術的「劇場」。然而,有馬義男最後在電話中和真凶的對話,指責真凶想要在社會上留名是不可能做到的,因為大眾傾向於遺忘,會忘卻不堪的回憶,就像戰後令多數人沈痛的死傷,那些過去終究得遺忘、得繼續向前邁進;而,真凶所謂的「大眾」也是自己腦袋中的幻想,真正的實情是——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。

 

「愉快犯」,較接近的英譯為 spree killer,真凶的犯案過程是典型愉快犯的升級版。這部作品中,作者將愉快犯與其共犯的成長背景和心理狀態挖掘得相當深入,描繪出「魔鬼絕非一日所成」的事實,當前畑滋子掌握到真凶的行為模式,在節目中採取心理戰逼出真相,也不僅令我唏噓,於破案前已出現那麼多名受害者。《模仿犯》這本大作,不如《所羅門的偽證》稍顯光亮,從頭到尾可說是一本對於百般人性不斷提問的沈重之作,社會派推理有此龐大的格局,不愧是宮部美幸的至高傑作。

 

——舟動(2015.10.21

arrow
arrow

    舟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