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宮部美幸《所羅門的偽證》

 

■ 學校這個制度,是這個社會的必要之惡,我是在與這個惡對抗。

 ——宮部美幸《所羅門的偽證》

 

宮部美幸的巨篇推理《所羅門的偽證》,龐大的故事架構分三部(Ⅰ、事件;Ⅱ、決心;Ⅲ、法庭),共六本書,每一本約三百餘頁。主角、配角加情報性質或客串人物共將近九十人。全書對於數名主角的內心戲與動機皆闡明、剖析得相當深入,可謂當代社會派推理之大作。

 

謎團的背景讓我想到坂元裕二的《我們的教科書》,帶有濃厚社會派的主題,而故事中在校園裡引入法庭的概念頗有新意,目前台灣要建構「校園法庭」的資源不足,仍待評估;然而,本書的劇情主軸進行的步調非常、非常慢,但想到作者花了九年的時間連載,我能拿到全本閱讀,還是要對作者與譯者表示敬意。

 

死者柏木卓也的死因成謎,卻不外乎三種:自殺、他殺、意外。然而,作者在第三部能引入仗勢浩大的校內法庭虛構場景,完全是靠前兩部的情節推進,以及角色關係的細膩鋪陳,進一步深度分析出中學生在校園中的角力與潛規則,暗示著這些規則實際上正是由社會環境所塑形而來的。由此,校內法庭正是一種小孩對體制的反抗,不僅是對事件真相的探究,更是對自我存在意義的追尋,無論埋藏真相的地方是在人心中多麼深闇的地帶。

 

日本的學生有所謂「自由研究」的課題,強調獨立研究的精神,因此故事中的學生可能有辦法那麼認真扮演檢察官、辯方律師、法官、法警、陪審員等角色,而且對於事件的訊息彙整、調查、找尋證人等都非常賣力,著重邏輯與辯論基礎,甚至去研究法庭制度(宮部女士還在文中向大岡昇平的《事件》致敬),換成是台灣的中學生,要能做到這種逼近真實法庭的地步是相當困難的,難能在現實中產生像藤野涼子或神原和彥的人物。

 

作者將年代設定在1991年,自然有她在事件中特別想呈現出來的細節(例如當時,手機並不普及於學生族群中),從一開頭電器行老闆小林修造的視角,一直到法庭上揭露的(可能)真相,造成一種首尾呼應的效果。其實,校內法庭開庭之後,檢方藤野涼子於最後一天想傳喚的關鍵證人,我大概可以猜得到是誰,雖然在真實法庭中不大可能會有這種場景出現,反過來說,這也讓讀者對於校內法庭的存在更具有說服力。

 

而,可能性最高的真相揭露,不禁讓我想到一種觀點:孩子進入青春期,在心理上逐漸脫離父母之後,開始想要確立自我的存在意義,至少會意識到自我的存在——亦即,「我」是什麼?「我」與物理世界的連結關係是什麼?「我」和他者的差異為何?——由此,意識到自我的「生」,自然思及什麼是「死」,「死」別於「生」,又是何種狀態的存在?但,傳統儒家思想以一句話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,壓抑了應當會正常發展出來的思路,探索出自我存在的意義為何。自我摸索的過程,確實很危險,但哪一人的生命在何時何刻都是徹底安全的呢?意外、霸凌等各種生活中的威脅,都可能讓生命流失。因此,我認為,《所羅門的偽證》想要探討的議題,就隱藏於每位證人描述出柏木卓也這個孩子的證詞中;從每人的證詞裡,直指出共同存在的現實世界,以及必要面對的問題,最後再由一個試圖維持正義的陪審團做出決議。因此,決議的結果並非是這場審判的最大意義,反倒是整個審判過程,才是所有人都得面對的課題。

 

——舟動(2014.12.24)

arrow
arrow

    舟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