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有好一段時間一直在研究 Thesaurus(「同義詞典」,正確來說應稱為「近義詞典」)的編輯體例與實用性。再次貼出與大家討論分享。
終於釐清埋在心中甚久的疑惑:「絕對同義詞」的定義何在?
編彙 thesaurus 的困境有三:
亦即包括同義詞在
1.) FORMALITY〔包括 colloquial expression〕、
2.) CONNOTATION、
3.) GRAMMATICAL USAGE〔多半牽涉到collocation〕
所呈現的互異。
thesaurus所包含的targeted examples之後所列的primary synonyms,例如Oxford American Writer's Thesaurus、Collins A-Z Thesaurus,都只是針對該用例當中的中心字的意義與結構,從一系列的近似詞中選出最接近者,因此,所謂「絕對」同義詞,也只限於編彙者從語料庫擷取出來提供給使用者的用例語境,亦即編彙者已有意無意地限制該字所要呈現的符號意義。
大型的有examples的The Oxford Thesaurus - An A-Z Dictionary of Synonyms、無 examples的The Synonym Finder。或一般的Encarta Thesaurus、Chamber's Students' thesaurus、Penguin Thesaurus、Random House Webster's College Thesaurus等都未見「絕對同義詞」該項功能。近年由George A. Miller於普林斯頓大學主持研發的Wordnet,就試圖以語言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同義詞,較創新的圖像式Visual Thesaurus也是。
而Merriam-Webster's Collegiate Thesaurus, 2nd則是列出 synonyms、related words、antonyms、near antonyms供使用者選擇,在例詞、例句方面雖完整,但部份例證稍嫌古老。
以我個人來說,目前手邊所使用的thesaurus中,用得最順手的當是Oxford American Writer's Thesaurus,這本的詞義分項明白清楚,一目了然,而且有蒐羅充足的例證。
若是考慮學習型的thesaurus辭典,則以Longman Language Activator、Oxford Learner's Thesaurus, A Dictionary of Synonyms為目前較完善的學習工具,自語料庫中整理、比較並分析的資料也十分完整。
然而,每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下都可能帶有不同的含意,compilers難以將所有的語用狀況都蒐羅其中,我想,這應該算是編彙者所面臨的最大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