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■ 技術出眾的鋼琴家多不勝數,藝大音大、街上的鋼琴教室也多如牛毛。可是呢,技術雖然是必要的,但聽眾想聽的並不是技術,不管展現出如何高超的技巧,聽眾既不會佩服,也不會感動。人會感動,永遠是為了感情,而將感情化為有形的,就是藝術。

 

——中山七里《再見,德布西》

 

從開場後沒多久,香月遙全身慘遭火吻,留住一命,再也無法碰觸鋼琴,一直到復健的艱辛,兇手設計意外伺機謀害香月遙,直至偵探岬洋介出場指導她重新領略真正的音樂藝術為何物,再到她竭心抵擋命運無情的摧殘,甩開周遭的肢體和言語霸凌,終於踏上舞台,在岬洋介的細心陪伴下,堅持奮力一搏;那種不自溺於悲痛、無助,反過來化為正面能量並加以運用的精神,加上皮膚移植的各種專業論述、患者可能得走過的歷程於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寫實描繪,以及每一段鋼琴演奏場景的描寫,足見中山七里寫作功力的深厚。

 

不僅於此,作者於過程中處處埋梗,最後由偵探掀起的一道大翻轉,更是讓我大為驚嘆。美智子和玄太郎長久循生的情感可在《五張面具的微笑》中看出一些線索,而《再見,德布西》中段發生的第二起案件,確實讓我心生疑惑——為何親人的死亡,主角的自述中卻似乎感受不到情感的起伏?但,真相依舊出乎我意料之外,兇手的動機也很有說服力,可說這本小說為結合音樂、勵志和推理性十足的絕佳作品,完成度非常高。

 

特別是得知真相後,回過頭來再一次閱讀主角最終在台上的演出,主角的心理壓力和手指、體力已至緊繃的臨界點時,任何一個停頓或小錯誤都令我為之不安;主角敲彈鋼琴的同時,內心緊密的回憶與反覆的自問自答,將自身豐沛的情感、生命的熱能全訴諸於手指、甚而靈魂之中,最後不顧現場聽眾,臨場突破傳統演奏方式,設法超越體能極限而沐浴於自己發響的音樂中,只想要完成這場演奏。作者書寫音樂的文字之美,那種充斥著人性矛盾的張力,彷彿真實的樂音縈繞於書本外,深深刻畫出生命在逆境中的不容妥協。

 

——舟動(2015.09.01

arrow
arrow

    舟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