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■ 人是什麼呢?人偶是受到人偶師傅的操弄而成為人偶,那麼被人操控的人還能稱為是人嗎?

 

■ 你會不會也有一種與它是同體共命的錯覺呢?

 

——哲儀《人偶輓歌》

 

以台灣布袋戲人偶為發想,引入心理學與精神治療領域的知識,安置幾樁離奇的命案,最後引導讀者走向驚人的真相,即是《人偶輓歌》篇章堆疊而出的成就。

 

以娛樂效果來說,這本小說達成了融合心理驚悚、科學檢證及民俗文化的目的,然而嚴格來看,稍有缺憾的是「人偶治療法」與「催眠」之間的因果論證,作者並未提供充足的觀點詮釋或背景說明,以致故事末尾的走向,讀者勢必得接受作者的假設,朝未知的方向邁進,此令故事略帶有奇幻意味;催眠靠特定暗示,人偶可運用於創傷治療,兩者要相擺一起,應該要有學理上的論證,否則偵探凌業勝所說的「我只相信科學!」一句遂顯得有氣無力。因為,若用心理機制來闡述黃志翔的狀態尚可說得通,但其家庭及數名死者各人的創傷與後續行動便有些曖昧不明,因此「戲偶傳說」便成為故事得以繼續鋪述的防護網。此時,即考驗著作者的文字功力,是否有辦法牽引讀者往預定的方向前進。但,如此構想在台推作品中仍屬原創,特別是布袋戲偶做為推理敘事的在地化表現,以及分析人偶在文化上的意義,實令人激賞。

 

另一值得提出的優點,是作者如何混亂黃志翔的認知,大量的問句,進而帶動讀者的情緒,使其佇立於不甚堅固、搖擺不定的意識地磐,從而塑造出一種不確定的懼怖感,諸如軍營站哨時的異象、家人說著相似的話語、自殺或心臟病的真相等場景,皆可能給予讀者真相交錯不明的恐慌。我以往接觸過的相似作品,印象中以德國作家瑟巴斯提昂‧費策克(Sebastian Fitzek)的某幾部作品做得最好,如《治療》、《催魂者》、《記憶碎片》、《夢遊者》等,現在很高興看到台灣也有推理作家寫出可與之較量的心理驚悚、並結合推理元素的作品,期望作者能繼續發展凌業勝該系列後續故事。

 

——舟動(2016.09.10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人偶輓歌 Sebastian Fitzek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舟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